查看: 178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休闲] 考研复试之导师选学生的标准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1-13 13:40:1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如果把参加考研复试看成加入一场战斗,那么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所谓“知己”就是把自身的情况梳理清楚,在《考研复试之备考篇——如何挖掘自身优势》,大家可以找到一种梳理自身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势的方法,当然您还需要在实践中体会。那么,何谓“知彼”?彼即考研复试,主要指参加复试选生的导师。导师的偏好如何?他们希望选到何种学生?这些问题对于复试备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。

  导师选学生可以说既无标准,又有标准。每位导数的研究方向不同,风格不同,选学生的标准也不尽相同——有的看中理论功底,有的看中动手能力,还有的看中对学生对学术的兴趣和热情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导师选学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。然而,研究生招考、培养国家是有统一的培养目标的,导师的“个性”应该也必须服从于这个“共性”。在此意义上,导师选学生又是有标准的。

  首先,让我们来看看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定位。目前,我国的硕士学位分为两类:学术性学位(简称“学硕”)和专业学位(简称“专硕”)。学术性学位“以学术研究为导向,偏重理论和研究,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”;专业学位“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,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”。从以上表述我们不难得到:学硕侧重学术研究,而专硕侧重应用。下面,我们就具体看看导师的共性的要求。

  一、共性的要求

  1. 学术性硕士

  导师招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以下几方面:学术能力(或潜力),对学术的兴

  趣或热情,其它能力(如表达能力,团队合作能力等)。

  学术能力(或潜力)一般需要相关证据(如本科成绩、排名,发表的论文,参加实验室的项目,老师的推荐信)支撑。如网上有一篇对清华教授冯庆玲选学生的访谈。她提到选学生的条件:“一是毕业的大学必须是“211工程”大学;二是前三年学习成绩是前百分之五。”而在论文和项目方面,冯老师接触的学生“多都知道老师比较看重研究能力,所以大二或者大三就进实验室了。” 也有导师把学术潜力说成是“基础”,比如在一篇对中科院空间中心招生办主任张作和老师的访谈中提到“学到知识你要活用。”

  对学术的兴趣对能否做出好的研究很重要,所谓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所以这也为导师所看重。那么导师会以什么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所包考专业方向的兴趣呢?他可能会问“对这个专业了解多少?”“为什么会选这个方向?”“本科时进过实验室吗,什么时间进的?”

  表达能力是比较容易在复试面试时考查的能力。但让这也与研究生的能力相关。因为做好的研究不光需要看文献,做实验,也需要与人讨论交流。必要的时候,需要自己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成果,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加分项。冯老师也提到“有些学生成绩特别好,但是表达能力特别差也不行。”

  2. 专业硕士

  2009年3月2日,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会议提出,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。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现状,结合国外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专硕的前途是光明的。但专硕的招生培养还需不少调整,远未完善。另外,目前关于专硕的复试面试讨论也不多。尽管如此,我们还是可以结合专硕的定位,根据有限的经验,做一些分析。

  专硕侧重应用。而与应用相关的可以向面试导师展示的方面有:能力方面——工作(或实习)经验,做过(或参与过)的项目;兴趣方面——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。

  二、个性的要求

  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与传统的“师徒”关系类似,不同的师傅有不同的风格,对徒弟的要求不会一样,也没有必要一样。那么,如何了解导师的偏好?较好的方式是直接与其沟通,或与他的学生沟通。初试过后通过邮件、电话或当面与未来的导师联系,不是走后门,而是一种主动的表现,通过与导师的沟通了解信息,也可以提前展示一下自己的优势。向未来的师兄师姐打听情况也是不错的方式。

  了解导师要求,了解考研复试,表面上是在备考,实际上是主动规划未来两到三年的研究生生活。我们要做的是多了解信息,多准备。只要这么做了,成功是自然而然的。这正应了佛学中的话:但求好事,莫问前程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华师考研网 ( 京ICP备18034083号-3  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662号

GMT+8, 2024-11-1 09:22 , Processed in 0.083057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 Licensed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